应用宝
(推荐中国大陆用户使用)
Google Play
(推荐非中国大陆用户使用)

温馨提示

您未授予地理位置的权限,我们无法为您开启自动导游及定位功能,请尝试使用其它浏览器打开或重新授予地理位置的权限。

激活码激活

输入激活码确认后即可正常使用

1.激活码为8位数。仅可使用在一台设备上。
2.输入时请注意区分数字0和字母o,以及数字1和字母l。

请输入正确的激活码
客服

雍和宫

简介

00:00
00:00
这是一个热爱穿越的时代,好奇的人们总对皇宫怀揣着好奇与痴迷。随着大清王朝的结束,北京城内的众多皇室建筑失去了昔日功能,被瞻仰和被追忆成了它们今日的使命。您现在来到的地方,正是清朝中后期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——雍和宫。
雍和宫和清朝皇室究竟有什么关系呢?赫赫有名的寺院为什么叫“宫”而不叫“寺”?那是因为雍和宫和其他寺院不一样,它有它独特的身世。雍和宫的前身是清康熙帝的皇四子胤禛的贝勒府。随着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,其府邸也由贝勒府改为雍亲王府。公元1722年,康熙帝驾崩,胤禛登基,龙袍加身成为雍正帝。雍正帝对居住已久的雍亲王府的情感难以割舍,于是下令将其改为行宫,雍和宫的名字从此而来。
雍和宫因为是两任皇帝曾经居住和生活的地方,尤其是乾隆皇帝的出生地,所以,雍和宫就有了个新名头,叫潜龙邸。清朝中后期有个说法,那就是腾空潜龙邸,意思是这屋子不能再作为后代皇子的居所。说白了,就是只能供着,不能再住人了。
此外,为了团结笼络藏、蒙两地高僧和宗教人士,进一步沟通清政府与藏、蒙地区的联系,巩固朝政,深思熟虑后的乾隆皇帝决定将这里改为一座皇家寺庙,而且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,也就是民间所说的喇嘛庙。于是雍和宫也就成为了北京唯一一个以“宫”命名的佛寺。
雍和宫前后历经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朝,已然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建筑群,由三座精致的牌坊和五座雄伟的大殿组成,建筑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。除了中轴线上的五座大殿,左右两边还建有很多配殿和配楼。这些殿楼里都珍藏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和佛像,比如法轮殿里的五百罗汉山,万福阁里高达26米的檀木大佛,以及雍和宫大殿前的青铜须弥山等等。除了供奉塑像,唐卡也是藏传佛教不可缺少的形式。雍和宫目前收藏约有1500幅唐卡,它们分布在各个大殿、佛堂里,一会儿在参观殿堂时,您可以仔细了解一下。
昔日鼎盛的清朝皇室已被推翻许久了,但雍和宫依旧保留着热闹的日常状态,香火非常旺。年人流量在一百万左右的雍和宫,即使在最普通的日子里,也会有数百乃至上千人前来烧香或游览,如果赶上年节或是遇上法会,那会更热闹,农历年初一的人流甚至能达到5万左右。
话不多说,让我们带着虔诚的心去雍和宫看一看,拜一拜吧。

游玩指引

1-2小时
¥
25元/人,附送一张光碟
冬季(11月1日-3月31日):9:00-16:00 ;夏季(4月1日-10月31日):9:00-16:30
1. 乘坐地铁2号线、5号线在雍和宫站下车。
2. 乘坐13路、684路公交车在国子监站下车。
3. 乘坐116路、117路、684路公交车在雍和宫站下车。
4. 乘坐特2路、18路、62路、606路、909路、44路、800路、858路公交车在雍和宫桥东站下车。
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20号
1. 顶礼佛、法、僧,三支香为宜;
2. 殿内尽量请勿燃香、摄影;
3. 风力较大时停止燃香,请敬香;院内请勿吸烟。
4. 每年的大年初一,前来烧头香的游客非常多,此时的雍和宫拥挤不堪,建议尽量避开这个时间前去游玩。
5. 雍和宫共有五个法物流通处和一个开光处,可以购买法器、纪念品或者给法物开光。
6. 雍和宫和国子监隔着一条路,距离很近;从雍和宫向北步行约200米可以到地坛公园;向东步行约15分钟,就到了北京有名的餐饮一条街——“簋街”,如果时间充足的话都可以一并游玩。

雍和宫

  • 2. 辇道

    欣赏完三座牌楼,相信您已经感受到了雍和宫与一般寺院的不同之处了吧。是的,这里处处充满了皇家气派。我们现在行走的这条由方砖铺成的甬道名为辇道,这是皇帝礼佛和祭祀时乘辇走的道路,辇道尽头处连接着雍和宫的正门——昭泰门。辇道两边种植了许多银杏树,这里也是京城中十分著名的银杏大道。每年到了秋季,两旁的银杏树一眼望去通体金黄,在秋日阳光下格外绚丽,与周边的古建筑相掩映,游客行走在铺满了银杏落叶的辇道上,嘎吱嘎吱的沙沙声,仿佛行走在“黄金走廊”上,优美的景色让人的内心都变得平静柔和。 话说,在雍和宫还是雍亲王府的时候,这条辇道还没有。后来,雍亲王当了皇帝,这雍亲王府摇身一变成了皇帝的行宫,改为雍和宫。从嘉庆帝开始,往后的皇帝(即道光、咸丰、同治、光绪等),一年当中有三天是需要照例来到雍和宫行礼祭祖的,这三天分别是农历正月初四(乾隆帝的忌辰)、五月夏至(皇帝到地坛祭地后也必须到乾隆帝诞生地“如意室”的影像前供上新麦)和八月十三(乾隆帝的生辰)。当皇帝的金顶黄轿一进北牌楼门,大活佛、扎萨克喇嘛以及王公大臣们就在这条道路两旁恭迎圣驾。因为原来的道路太窄了,所以后来就专门修建了这条辇道。此外,辇道的出现也是为了在两旁设置佛仓。相信一路走来,您也会看到辇道东西两侧的红墙外设置了一些院落,这些院落是活佛居住的地方,名为佛仓。据说从清朝开始,辇道两侧的佛仓至少居住了7位活佛。
  • 1. 牌楼院

    在一些高等级建筑前面,常常会建有品字形三架牌坊,与建筑大门正好组成一个院落,称为牌楼院。在北京城里,这种规制较高的牌楼院有三处,分别是大高玄殿牌楼院、寿皇殿牌楼院和雍和宫牌楼院。大高玄殿牌楼院因影响交通被拆了,现在就只有寿皇殿牌楼院和雍和宫牌楼院还保留着,所以,在您正式进入雍和宫前,不妨先去看一下牌楼院。 您现在来到了雍和宫最南部的牌楼院,又名宝坊院。如眼前所见,此处东侧、西侧和北侧各有一座华贵牌楼,南侧则是一座黄绿琉璃砖瓦的影壁。这三座牌楼和影壁以“合围”的形式组成了一个院落。 西侧牌楼靠着雍和宫大街,为三间四柱七楼,上面的匾额正反两面分别写着“十地圆通”和“福衍金沙”;东侧牌楼也是三间四柱七楼,匾额正反两面分别写着“慈隆宝叶”和“四衢净辟”;而北侧牌楼级别最高,是北京城“地位最高”的牌楼,为三间四柱九楼,黄琉璃瓦牌楼,乾隆当年陪同母亲回雍和宫进香、追思都要从这座牌楼通过,该牌楼匾额正反两面分别写着“寰海尊亲”、“群生仁寿”八个大字。北牌楼两旁有一对高2米多的石狮子,它们原本是放在雍亲王府大门前的,改为喇嘛寺庙后,就移到此处了。 值得一提的是,雍和宫中的所有匾额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寺院中轴线的主要建筑上,而且匾额上的题字基本都是乾隆皇帝的御笔,内涵丰富,意蕴深长,表达了佛门普度众生的美好心愿。在此,您可以先欣赏一下各个牌楼匾额上的字,了解一下它们的含义,之后穿过北边的牌楼,我们就会进入一条长长的辇道。
还有0个景点在您下载APP打赏后解锁


        
游玩指引
景区简介
讲解点列表
定位

自动讲解
正在玩命地前往景区中...